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4月12日至13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大保障力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增強職業教育認可度和吸引力。
中智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聚焦技能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建設、助推制造強國,充分發揮人力資源行業國家智庫作用,通過調研267家制造業企業,發布《2020年智能制造技術與技能人才發展與激勵調研報告》,從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配置、人才流動、技能人才培養與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為企業藍領技能人才管理提供專業數據和實踐參考。
發現一:企業對智能制造高級技術人才招聘需求增加,對于技能藍領招聘需求大于普工
從企業招聘智能制造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來看,需求量前三位依次是自動化類工程師、設備/裝備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軟件工程師以及大數據工程師,智能制造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電氣與自動化、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產業。

從企業2020年對智能制造相關技術和技能人員的招聘需求來看:高級/資深/專家技術人員的招聘需求增長最多,數據顯示40.9%企業會擴招此類崗位;對于初級技術人員來說,有近六成企業沒有此類人員招聘需求,也就是說企業整體對初級技工人員的需求偏低。此外,企業對于技能藍領的招聘需求大于一線普通藍領,三成企業表示針對技能藍領的招聘需求增加,反映了在智能制造轉型趨勢下,企業對于一線藍領員工技能要求的不斷提升。

發現二:技工和普工人員配置比例平均為36:64,預計技能人才占比將提升
參與調研的企業中,一線技能藍領占藍領員工的比例平均達到35.7%,一線普通藍領占比平均為64.3%。預計隨著工業4.0以及智能化趨勢的發展,企業對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而對普通操作工的需求將會減弱,一線技能藍領的人員配置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在智能制造相關技術人才中,高級/資深/專家技術人員占比平均值為17.6%,中級技術人員占比平均達到39.4%,初級技術人員占比為43.0%,智能制造技術人才目前呈現“金字塔”型分布趨勢。

發現三:智能制造技術與技能人才培養與晉升體系、任職資格/能力評價體系是企業短板,亟待搭建和優化完善
在智能制造轉型趨勢下,技術與技能人才相對短缺,對于企業的發展卻又至關重要。在這一背景下,技術與技能人才培養和發展不容忽視。智能制造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與晉升體系目前的實施情況:
Ø僅8%的企業表示同時擁有智能制造技術與技能人才培養與晉升體系;
Ø10%左右的企業表示擁有智能制造技術或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一種;
Ø44%的企業表示正考慮建立智能制造技術與技能人才培養與晉升體系;
Ø更有20%的企業既沒有技術人才體系,也沒有技能人才體系。
從以上實施情況可以看出,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和晉升體系目前是企業人才管理的短板,對于人才的激勵保留和企業發展都有不利影響,企業亟待加強技術和技能人才體系的建設。在智能制造人才任職資格和能力評價標準方面,70.6%的企業表示正在考慮建立技術與技能人才的任職資格及評價標準,這也是企業未來在智能制造人才培養與發展方面的側重點之一。

發現四:師徒制及在崗操作實踐是有效培養方式
針對藍領員工的培養方式,80%以上企業均認為,師帶徒/導師制和在崗操作實踐是有效培養方式,其次為輪崗/實習、鼓勵考取技能證書、項目實踐和技能競賽。另有超三成企業認為校企合作培養、內部分享/工廠之間相互學習也是有效的培養方式。

培訓成本方面,2020年一線普通藍領人均培訓費用平均值為483元/年,人均培訓時間為23小時/年;2020年一線技能員工人均培訓費用為1043元/年,人均培訓時間為33小時/年;2020年智能制造技術人才人均培訓費用為2900元/年,高位值可達4350元,人均培訓時間36小時/年。

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之際,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持續優化技能人才隊伍,助推制造強國建設,是廣大央企國企的重要使命之一。中智集團作為管理咨詢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及國資國企改革的高端智庫,一直致力于服務和推動國有企業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加快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隊伍建設。在陪伴國企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中智集團為企業提供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的全方位管理咨詢服務,為國企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
(中智咨詢公司報道)
本文版權歸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所有
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轉引自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www.cii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