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文旅局的指導下,上海市廣播電視協會組織啟動了2020年度“上海廣播電視獎”評選工作。從2021年3月24日到4月2日,對廣播電視新聞、國際傳播、融合傳播、廣播電視文藝、播音主持七個大類的239件作品進行了初評和定評。參評作品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教育電視臺和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推送。評選工作組織方根據“播出版、無修改、不剪接”的評選原則,對所有參評作品做了比照審核, 經過七場評選,共評選出7個大類109件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17件、二等獎37件、三等獎55件。以中智集團幫扶定點扶貧地區云南省楚雄州大姚縣數字鄉村建設為內容的專題片《看得見的力量》榮獲上海傳媒人一等獎、上海廣播電視獎二等獎。

此次上海廣播電視獎評選工作按照權威性、專業性和廣泛性的原則,由相關單位領導、業內專家、高校學者和作品推送單位代表等組成評委,在評選過程中,評委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根據參評作品的新聞性、創新性、制作精、影響大、社會反響好5個緯度展開評選。獲獎作品涵蓋2020年的大事、要事、民生實事。包括抗擊新冠疫情、復工復產、決勝脫貧攻堅、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勝利70周年等重大主題宣傳等精品力作。

2020年9月,中智集團探索與大姚縣在數字鄉村領域方面的深度合作,適時引入相關權威企業。2020年10月,在中智集團的協調和助推下,大姚縣人民政府與中國領先數字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圍繞大姚核桃等特色農產品,展開產銷對接、網貨打造、整合營銷、人才培訓、科學決策等一攬子合作。半年多來,中智集團黨委、扶貧辦幫助大姚在數字鄉村中推進“數字化”轉型,推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電子商務、鄉村治理、組織管理中的運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大姚全面深度融合應用,建設“數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
目前,大姚的數字鄉村一期建設項目正在實施中,其中包括:精品網貨打造,通過大姚核桃網貨標準推廣會和大姚核桃精品網貨標準發布會等形式,以現場培訓、事件打造、媒體宣傳、營銷推廣等多樣化手段打出組合拳,進行大姚核桃精品網貨標準、公共素材解讀與使用方法、包裝設計理念與成本盤點等推廣。針對大姚縣本地的高潛力電商賣家,一對一長期跟進并提供大姚縣多種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電商銷售策略、價格策略、推廣策略改進建議,跟蹤各銷售渠道的資質,建立網貨的標準與規范要求。在中智集團黨委、扶貧辦的支持和推進下,大姚縣組織了電商直播大賽,通過直播大賽培養了一批電商直播人才。

如今,大姚建立了電商大數據分析數字大屏,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總覽全域產業數據,開發手機端數字參謀,一部手機即可顯示本地產業的數據變動,為產業決策提供依據。通過數字技術,不僅可以清晰掌握本地農產品競爭力和發展潛力,也可以預警出一些問題,提升管理前瞻性。
2021年4月9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共展出不同時期近150名攝影家的近180幅作品,均是多年來全國攝影工作者和基層一線扶貧干部親身參與扶貧助困工作所拍攝出的優秀作品。展覽共分為攻堅與圓夢兩個部分,包含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等內容。展覽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著重突出奮戰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先進人物,以及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展覽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
2021年4月11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與“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中智集團代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縣掛職副縣長陳路來到中央電視臺三套《中國文藝報道》欄目演播室接受采訪。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詳細介紹了本次展覽的主題和亮點。光影邂逅扶貧、瞬間凝固永恒。在多層次和多維度的視覺呈現中,當鏡頭對準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時,脫貧成果徐徐展開在生動畫卷上。中智集團代表陳路介紹了在中智集團黨委的領導下,在集團扶貧辦的指導下,本次參展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和扶貧經歷。
大姚,一種嶄新的、在我們過去歷史和想象中從未有過的鄉村,正在新時代崛起。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譜寫全面小康的多彩畫卷,需要中智人一如既往堅定信念,砥礪品格,用心審視,持續聚焦,深耕不怠,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添新綠,立新功!
(中智集團扶貧辦報道)
本文版權歸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所有
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轉引自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www.ciic.com.cn”